回答这个问题,我还是有些七上八下的!毕竟,这是少林寺!无论从信仰上还是感情上,总感觉有些难说!
目前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失联的事件已经走了定论: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目前正在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有关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据说还像海外转移了400多个美元小目标)
但是,少林寺为佛门禅宗圣地,享有千年清誉,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地位极高,大家在看待某些独立事件时,要区别看待问题,把个人事件和少林寺分隔对待,少林寺及其代表文化无论何时都是我国历史领域璀璨的精神瑰宝!
而释永信最后一次在少林寺官网出现,是在7月8日,其正主持《加强道风建设,推动宗教中国化进程》的专题会议,会议主要是对2025年教职人员资格认定工作进行部署,以及深化“坚持中国化·同心正道行”主题活动进行动员。
一、少林寺是不是企业:子公司商业化
根据我国《宗教事务条例》,少林寺属于宗教活动场所法人,是非营利性机构,其财产和收入必须用于宗教事务及公益慈善,不得分配。
而且少林寺作为宗教活动场所,不能直接注册为企业,但其通过设立公司开展商业活动符合现行法规。不过,释永信曾代持少林寺关联公司股份(如持有少林无形 80% 股权),虽最终转为少林寺全资持有,但此类操作引发 “个人与寺院资产边界模糊” 的质疑。
在现实中,少林寺也频繁确实通过关联公司进行商业运作,形成 “寺院主体非营利、关联公司营利” 的模式,方丈既是宗教领袖,又是商业舵手。当前,根据鸣金网的报道:少林寺全资持有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后者投资至少 16 家企业,涉及文化、地产、健康等领域,总投资额近 8000 万元。此外,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曾全资持有河南铁嵩数字科技有限公司,2022 年以 4.52 亿元竞得郑州商业用地,该公司现控股股东为河南铁建投综合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值得关注的是,少林寺与嵩山景区管委会的门票分成纠纷持续十三年。2009 年协议约定管委会收取门票后向少林寺支付 30 元 / 人,但 2011-2013 年管委会拖欠近 5000 万元分成款,导致少林寺起诉。这种矛盾本质是宗教品牌价值与地方经济利益的冲突,以及景区与寺产的商业边界模糊问题!
而且,现行法规对宗教场所关联公司的监管存在空白。例如,《宗教事务条例》未明确界定 “宗教活动场所与关联公司的权责边界”,导致少林寺可通过公司进行资本运作而不受直接约束。此外,宗教场所财务审计多由地方部门主导,缺乏第三方独立监督,就算有违规行为,也非常难以被及时发现。
最后,国家虽出台《关于进一步治理佛教道教商业化问题的若干意见》,严禁商业资本介入宗教场所,但少林寺下设企业通过关联公司和弘扬文化的名义,规避监管的做法或仍长期存在。
二、少林寺投资版图:从地产到元宇宙的全球布局
「少林寺」名下的商业帝国,目前已覆盖六大核心领域:
「少林寺」名下的商业帝国,目前已覆盖六大核心领域:
(1)文化传播:在全球 50 多个国家设立文化中心,海外年收入达 1000 万英镑,采取会员制按时收费,以美国分校为例,年学费在5000美元左右。少林武僧团每年还出国表演十余场,单场收入,仅个体就达 1 万美元,在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同时,还成功实现了商业回报。此外还有少林武校,商业运作极为成功,在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地的少林分院通过武术教学、禅修课程,均实现了较好的经济盈利。
(2)地产投资:在澳大利亚购置 1248 公顷土地,涉及功夫学院、四星级酒店及高尔夫球场,总投资 17.6 亿元;此外,原本郑州的商业用地项目规划建设文艺演艺中心、文创园区和酒店。
(3)品牌运营:少林寺共注册 700 余个商标,覆盖餐饮、珠宝、影视、文艺演出等领域,通过授权和维权获取收益。2020年,少林寺曾起诉森马服饰侵权,推动了其 IP 价值变现。
(4)高新科技:河南少林大数据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2025 年计划推出 VR 大空间体验项目,登陆 Meta Quest、Vision Pro 等平台,寺内 “智慧禅修舱” 利用脑机接口监测脑波,相关衍生品销售额同比增长 210%。
(5)健康产业:少林药局持续推出活络膏、灵芝茶等保健产品!
(6)文创电商及游戏:主要是和登封文创等合作,授权使用少林商标!此外,还授权网络游戏《少林传奇》获得 38 万元知识产权出让费,并开发 “少林学” 概念提升学术培训价值。
三、无法查验的天量收入
作为佛门,最大的收入自然就是门票与香火经济,少林寺贡献嵩山景区 90% 的收入,据网络传闻,年门票收入约3.2亿元,而寺内 “烧香收费”、“许愿预约” 等现象曾长期引发争议,被批评为 “将信仰明码标价”,这部分的收入,现在并无官方公开的具体数据。据网络媒体爆料,少林寺每年香火钱收入保守估计也有上亿元。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实际数字可能更高,其每年香火钱、门票、文创商店等收入进账可能高达 5 亿甚至更多。
对比日本浅草寺、泰国玉佛寺等国际案例,我国的寺庙经济需在 “弘法” 与 “盈利” 间找到平衡,避免陷入 “将信仰明码标价” 的争议,尤其是披着宗教修行和打着宗教做生意,实在是伤害信徒感情
而对于上述资本布局,尽管少林寺声称财务接受三级宗教部门审计,但关联公司的财务数据从未公开。例如,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投资收益、海外分支机构的资金往来等关键信息均未披露。
这种不透明性引发公众对 “资金是否用于宗教宗旨” 的质疑,尤其是释永信个人使用名贵佛珠、豪车等事件,一次次的加剧了公众的信任危机。
释永信上一次被大规模曝光被抓,是2015 年举报事件:
2015 年 7 月,一名自称少林寺弟子的举报者 “释正义” 通过媒体曝光释永信违反戒律,拥有 “情妇” 和两个 “私生女”,把少林寺相关产业股份转到 “情妇” 名下等一系列问题。
2015年 8 月 8 日,释永信弟子释延鲁对释永信进行了实名举报,进一步披露释永信向弟子索要财物、侵吞寺院资金等问题,并把举报材料交至了中国佛教协会、国家宗教事务局及其他相关部门。随后,河南省成立调查组开展调查,最终调查结果显示,除了释永信双户口情况属实(其中一个户口后被公安机关注销)外,其他举报内容均无证据支持。
事到如今,似乎该还他们一个公道了!顺便,当年打掩护的的人请也不要放过!
说到底,少林寺没错,如果有错,只要是做事的人,如何保护宗教文化遗产的同时,遏制 “庙宇经济” 的异化,让信仰回归本质才是最考验人性的修行!
主要商业资料来源:《少林寺的商业帝国:4.52亿买地,开18家公司》
金多多配资-金多多配资官网-全国前三配资-网上正规实盘配资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