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10份录取通知书寄往全国不同省市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学院的招生办主任轻轻舒了口气。这所被称为“深海摇篮”的神秘军校,在成立72年后,终于迎来了第一批本科女学员。她们的平均高考成绩为628.3分,超过很多985高校的录取线,却选择了一条更少人走的路——钻进钢铁巨鲸,潜入深海执行任务。
在军迷圈里,海军潜艇学院的神秘程度堪比“51区”。这里培养的是潜艇兵,他们被称为“沉默的守护者”,一出海就是数月,与外界断绝联系,在封闭的钢铁舱室里驾驭万吨潜艇,潜伏在几百米深的海底。由于潜艇空间狭小、环境特殊,长期以来,潜艇兵几乎是男性的专属领域。“不是不招,是条件太苛刻。”潜艇学院教授王磊解释,潜艇舱内噪音常年维持在80分贝以上,空气流通受限,高温高湿是常态,对官兵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要求极高。更重要的是,潜艇兵需要具备极强的抗压能力——在水下执行任务时,任何一点失误都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72年来,学院不是没考虑过招女生,只是经过无数次模拟测试,直到近年才确认女性完全能适应潜艇环境。
这次招收的10名女生,光是体检就过了12关:水下憋气超过3分钟,连续转椅测试不眩晕,噪音环境下能准确辨别20种指令信号……来自山东的李雨桐高考642分,放弃了浙江大学的录取资格,她说:“潜艇兵是世界上最酷的职业——别人在海面航行,我们在深海潜行,这种神秘感太吸引我了。”
翻开这10名女生的履历,会发现她们本有更“轻松”的选择。北京姑娘张悦635分,够得上复旦大学;浙江女生陈曦640分,完全能进南京大学。但她们在志愿表上郑重填下“海军潜艇学院”时,就清楚未来要面对的不是图书馆的安静,而是潜艇的震动。潜艇兵的日常是对生理和心理的双重考验。学员们要在模拟舱里训练“水下生存”:连续72小时在封闭空间里生活,吃压缩饼干,喝循环水,忍受生物钟紊乱;还要练习“静默航行”,在噪音环境下保持绝对安静,靠手势交流。更具挑战的是“应急处理”训练——模拟潜艇漏水、起火等险情,在黑暗中凭触觉操作设备,这对反应速度和抗压能力的要求,远超普通军校专业。“很多人觉得女生不适合潜艇,其实我们的优势被低估了。”潜艇学院心理学教官赵琳说,女性在细节观察力、情绪稳定性上往往更突出,而这正是潜艇操作最需要的素质。比如在识别声呐信号时,女性对高频声波的敏感度比男性高15%;在长期封闭环境中,女性的沟通协调能力也能有效缓解舱内压力。
这10名女生的到来,不仅是潜艇学院的第一次,更标志着中国海军的又一次突破。早在2012年,中国航母部队迎来首批女舰员;2020年,女飞行员驾驶歼-20战机冲上云霄;如今,潜艇这个最后的“禁区”也向女性敞开大门。“不是作秀,是实战需要。”海军专家李杰指出,现代潜艇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体力的要求有所下降,对智力和技能的要求却大幅提升。女性在电子对抗、精密仪器操作等领域的优势,能让潜艇作战效能提升20%以上。国外早已出现女潜艇兵——美国海军“弗吉尼亚”级潜艇上,女军官占比达18%,她们的表现丝毫不逊色于男兵。开学后,这些女生将和男生一起接受魔鬼训练:3公里武装泅渡、潜艇构造拆装、深海战术推演……来自湖南的王梓薇说,妈妈得知她的选择后哭了三天,担心她吃不了苦,但她指着录取通知书上的校训“勇潜深海,敢打必胜”说:“军装不分男女,能保卫国家的就是好兵。”
金多多配资-金多多配资官网-全国前三配资-网上正规实盘配资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